我和残友的二十年友谊
时间:2024-05-17
昨天参加残友软件的股东大会,见到了一年多没见的残友的老朋友。再一次参观了残友生物科技研究院的实验室,说再一次参观是因为实验室刚刚开始装修的时候残友集团的勇哥就亲自带我参观过这个实验室。不过看到实验室和残友卫宁诊所完全建成后的规模,还是让我感到有些震撼的,这是一家残疾人比例超过95%的民营残疾人企业创办的生物实验室,是中国唯一的一家,甚至有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当年郑卫宁大哥说他一定要把残友自己的大楼建起了的时候,我是几乎不相信的。一个民营的残疾人企业,想要在深圳盖楼,完成健全人都无法达成的目标,是有些让人难以相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
第一次见到郑大哥和勇哥是离现在二十年多年的2004年。二十多个残疾人报团取暖,经营着一家民营软件企业,虽然当时只能干一些网站开发之类的简单开发业务,但是当时给我的震惊已经不亚于我现在看到残友生物的成就。
目前郑大哥和勇哥旗下的残友集团已经拥有数千名员工了。今天不仅残友软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软件行业中生存下来了,而且残友生物也已经起航了。
这面墙上的SEI CMMI 5证书让我回忆起了2005年郑大哥提出残友软件要过CMMI L3时的情景,当时我的软件公司经过10个月的努力刚刚通过了CMM3,对于基础如此薄弱的残友软件想要通过CMM3级软件成熟度认证是有点不敢想象的。我找了公司的同事给他们介绍CMMI软件成熟度模型,介绍各个流程域的管控要点。每个和他们交往过的同事都深深地被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打动,几年后,他们已经是一家CMMI L5软件成熟度的企业了。
深圳残友可能存在不少争议,甚至在残疾人圈子里也有一些争议,但是其伟大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一群残疾人能够有尊严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获得自己的生活与快乐的权利,这是最有价值的人性。虽然因为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使这家企业的经营比正常人的企业要困难得多,劳动的回报也会偏低一些,但是残友软件是“信息无障碍”理念的最佳实践之一。曾经有位残友和我说过,如果说要赚钱,残疾人最好的挣钱方式是去乞讨,乞讨绝对比搞软件开发来钱快,但是我们想比较有尊严地赚钱,所以我选择软件开发。
在我这二十年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完全没有把他们当成是与我不同的人群,他们自信、乐观、幽默,甚至玩起来比我更疯狂。他们中有KTV里的麦霸,有驾驶者轮椅跳街舞的达人,从他们自信而快乐的脸上看不出他们与我们有什么区别。残友软件早期的办公场地在莲花山旁边,有段时间我去莲花山散步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群摇着轮椅的残疾人的欢声笑语。
昨天我开完会回家的时候和小潘同行,他上车的时候特意和我说,您先上车,我自己来,可能是他看到我想帮坐着轮椅的他上车。“CANYOU”是残友的商标,拼音的CANYOU和英文的CAN YOU,CAN YOU代表了一种信念和态度。
残友的兄弟们往往能完成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当年勇哥要去喀什创办新疆残友的时候,正好是新疆比较动荡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前往了,并且在当时气氛不是很好的南疆把维族的残疾人组织起来了,让“CANYOU”的理念在南疆大地上扎下了根。付出的代价是勇哥的身体垮了,被迫回深圳做抢救性治疗,在ICU度过了一段危险的时间。
残友生物的P3级生物实验室建起了了,基因治疗为残疾人康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通过了AABB,目前国内企业只有不到20家通过了这项认证。在生物能力成熟度方面,他们通过了CMM L3。这些放在健全人的企业都会被大书特书的事情,被一群残疾人完成了。我原本以为残友软件已经是残友的巅峰之作,没想到这些年他们做了更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虽然过往已经足够辉煌,但是残友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昨天回福田的路上小潘和我讲了他们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位十多年前听我培训Oracle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残友软件数字孪生项目的负责人。因为疫情导致的PCB管理系统业务的萎缩,残友软件的业务也面临转型。数字孪生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残友集团拥有一支有十多年历史的BIM工作团队,可以为残友软件的数字孪生提供基础建模的服务。
不过他们认为数字孪生不能做成BIM,而是要和业务紧密集成。他们的细胞药物工厂数字孪生平台和血站数字孪生平台参加了今年的北京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一个博览会,习总书记在他们展台前驻足了近10分钟。
作为核心技术、销售人员都是残疾人组成的企业,他们有天生的短板,销售能力、技术观察力都比我们要弱小很多,因此这些年残友软件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他们更需要融入技术和产品的生态,我也希望有爱心的朋友可以帮助他们。他们最需要的帮助不是资金,而是理念、观念、技术和项目机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和残友们互动互动,给他们讲讲现在最新的技术方向和业务方向,帮他忙提升研发的生产力,亦或是帮他忙对接一下有客户需求。
残友软件已经走过了他们的近三十个年头,因为残疾人的生理特点,有些人可能没办法伴随我们一起度过一生。昨天回福田的路上我从小潘嘴里听到了一个噩耗。残友软件的首任CTO李虹先生在2022年底的那场疫情中没能挺过去。他是残友集团第一个作为丧失工作能力而享受“休养”的员工,这位二十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北大才子,终于离我们而去了。我打开他的“罕声”微信公众号,看到最后一篇文章发表于2022年12月24日14:55,最后的文章标题是“前方目标:穿越阳关”。他没能穿越阳关,从他的网名从“彩虹骑士”改成“蜗牛骑士”,又改为“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我已经看到了他的生命在倔强中不断枯萎,但是我不太能接受他走到了终点的事实,虽然说他已经用他顽强的抗争突破了他的疾病的生命极限。
二十年似乎漫长,也好像转瞬而逝,这二十年的点点滴滴,必将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